有哪些十分惊艳的书籍值得推荐?
《悉达多》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黑塞的代表作,豆瓣评分9.1,强烈推荐阅读。这篇文章主要梳理悉达多的生命历程,以及谈谈这本书带给我的思考。
一、离开婆罗门
悉达多是俊美的婆罗门之子,他和乔达文一起修习辩论,修习禅的艺术和冥想的功夫。可是悉达多无法让自己喜悦,也无法让自己略有兴致。婆罗门的思想依旧让他灵魂不安,心神不宁。它想要去寻找自己心中的阿特曼(自我,神我)。直到有一天三位沙门去朝圣的途中,路过悉达多所在的城邑。悉达多,见到他们之后苦思冥想,决定加入沙门的行列。
在他的坚持不懈之下,他的父亲终于同意他离开婆罗门。他这一离开,竟成了永别。乔达文与他一起加入了朝圣者的行列。
二、沙门历程
之后悉达多和乔文达就开始了他们在沙门的历程。在沙门,悉达多学会了斋戒,对社会的现象,他表示不屑,他认为世界是苦涩的,生活即是磨难。悉达多唯一的目标是堕入空无,无渴慕,无愿望,无梦想,无喜无悲伤。“我”被去除,不复存在,让空洞的心灵觅得安宁,在无“我”的深思中听便奇迹。
悉达多从沙门处学到很多。学会了克己之方法,但他发现这些修行均从“我”出发终点,却最终还回归于“我”。他永远无法摆脱“我”,尽管他将灵魂化为动物石头这些虚无的东西,都只是短暂地停留,最终还是回归“我”,就这样他反反复复的忍受轮回赋予的折磨。
他得出了自己的感悟,禅定是什么?什么是脱离肉体?斋戒是什么?什么是屏吸敛气?不过是逃避,是暂时从“我”中的折磨逃出来,是对生命的虚无和痛苦的暂时 。这种逃避 ,即使是驱牛者,也能在客栈中学到,他只需要喝上几杯米酒或发酵的椰子奶,就能忘掉自己。
悉达多在沙门的历程让我想到了自己。过去我一直认为人被 所支配着,以至于忘了学习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考上好的大学?还是想得到别人的认可?还是想增长见识?在一次次考试失利后痛不欲生,尝试让灵魂脱离肉体,告诉自己只要放低 ,没有梦想就能让自己快乐起来。
尽管我努力地想要去除“我”,在难过悲伤的时候大哭一场,听着耳机的音乐,眼神放空,任凭思想 ,但第二天睡醒发现“我”依旧是昨天的“我”,只是短暂的逃离,生活并没有因为我的挣扎发生任何的变化,痛苦依然存在。
在沙门这条路上悉达多的焦渴没有获得丝毫的缓解。他们听到有关于乔达摩的传闻,决定离开沙门,去聆听乔达摩的亲口宣法。
三、法义的瑕疵
这样悉达多就踏上了他的第二个旅程。在听完讲经后,乔文达皈依乔达摩成为他的弟子。而悉达多发现了乔达摩法义的瑕疵。他认为乔达摩是通过探索、求道、通过深观、禅修通过认知,彻悟而非通过法义修成正果,没有人能够通过法义得到解脱,法义中不包含世尊的历程,那个独自超越众生的秘密。所以悉达多要独自去实现自己的目标,摆脱所有的圣贤及法义。悉达多无法论断达文乔的选择,但对自己的生活必须作出判断。他认为皈依只是表面的虚假的获得安宁,实际上的“我”仍在不断地壮大。
促使乔达摩修得正果的并不是法义,而是它自己的经历的历程。如果世人只是简单学习法义,而不去自己探索着本身就是一种错误。就像是我们读书只是简单地了解故事情节,不是思考、实践,就无法从书中汲取营养。
四、堕落世俗
就这样悉达多踏上了第三个旅程,将自己与过去的生活抛在身后。此时此刻的他已不再年少成为了男人,他开始有了 。在花园中遇上了城中的名妓迦摩罗,悉达多想要拜她为师,和她学习 之事。迦摩罗说他必须要有华美的衣服,名贵的鞋子,腰缠万贯,还要备上礼物,才能让她满意。
为了得到这些东西,悉达多开始和达摩施瓦学习经商,他把所做的事情都看成是游戏,这些游戏有时让他快活,有时让他愉悦,他无法真正的去生活,去劳作,去享乐,更多的像是一个旁观者。
他一直拜访美丽的迦摩罗,学习爱情的艺术, 的礼拜。时间流逝,悉达多变得十分富有。过去在沙门、乔达摩、婆罗门学到的东西,已经消耗殆尽。他学会了做生意,发号施令寻欢作乐,穿华美的服饰,品尝佳肴,纵情享乐,他变成了自己曾经所蔑视的人。
世俗将他囚禁,他拜倒在钱财下,最终沉迷于卑劣的赌博。他挥金如土,无所顾忌,憎恶至极,自我嘲弄。在反复赢钱和反复输钱的过程中一去不复返,之后像变了一个人一样,他感到某些东西已经死去。是时候该做个了断了,当夜深时他离开了宅邸,他尝够了生活的滋味甚至到了厌恶的地步。但是此时他并不知道最后的 让加摩罗 了。
五、最终的顿悟
最后一次,他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他抱着枝干坠入河中,但心里想起了,心中的阿特曼,不灭的生命。刹那间一道闪电让他沉沉地睡去,醒来时他发现遇到了自己青年时代的朋友乔文达。
他回忆起了自己的前半生,跟随自己内心的想法,开始庆幸自己亲口品尝了尘世间的一切美好,任何学问也不能让他获得救赎,人应该听从自己内心的秘密之音。悉达多遇到了他人生的最后一个导师,船夫瓦稣迪瓦。
他开始和瓦稣迪瓦一起生活,一起向河水学习。他们跟河水悟出了“时间并不存在”这一个秘密。河水无处不在,无论是在源头、河口、瀑布、船埠,还是在湍流中,大海中,山涧中,对于河水来说只有当下。既没有过去的影子,也没有未来的影子。
我们的生活也像是一条河。没有过去,没有未来,一切都是本质和当下。悉达多和瓦稣迪瓦越来越像,他们这对船夫有时更像兄弟。时间一年一年的过去,佛陀乔达摩, 将进入涅槃。众多的人前往朝觐,其中包括了从前最美的名妓迦摩罗和她的儿子。
迦摩罗在去的过程中被毒蛇咬伤死亡,留下小悉达多。父子俩相认,悉达多开始照顾小悉达多。但小悉达多从小就生活在富有的环境,不甘心待在陌生贫困的地方,十分叛逆。悉达多总是以爱和善意忍耐,想要争取赢得小悉达多的心,从不强迫他责罚他。瓦稣迪瓦,也多次劝悉达多把他的儿子送回他原来的地方,但悉达多却无法接受朋友的忠告。
自从他知道自己有了儿子,他变成了一个完全的世人。小悉达多始终无法接受这样子的生活,离开了这个贫困的地方回到了城里。悉达多为了寻找他的儿子,再一次回到了那一个漂亮的花园门口,第一次和迦摩罗遇见的地方。他长久地在花园门口伫立,意识到他进城的渴望是愚蠢的,他不应该牵绊他的孩子。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活法,生活像是一场修行,父母,朋友,爱人都阻止不了一个人的轮回。小悉达多的身上有着悉达多的影子,他倔强,执着地对自己的生活做出了选择。
也是因为他的出现,让悉达多发生了转变。如今悉达多待人比从前少了聪明傲慢多了亲切好奇和关心。他不再像从前一样嘲笑人们的虚荣 和荒谬,反而通晓他们,爱戴他们,敬重他们。他想起了他年轻时如何迫使父亲答应他出门苦修如何告别,如何离家。现在他的处境像极了当初他的父亲。如今,父亲早已经孤零零地离开了吧。
他和瓦稣迪瓦倾诉,一起听河水的声音向河水学习。在河水里,悉达多看见了自己热爱认识的人,所有的人组成河水奔涌着,奔向瀑布湖泊大海抵达目标后,又重新奔向新的目标。水蒸腾升空化作雨从天而降,又变成泉水、小溪、河流,再次融汇,再次奔腾。顺流而行,融入统一。在河水里有喜与悲,善与恶,笑与哀的声音。成千上万种声音加了进来。他的灵魂不再执着于一种声音自我不再被占据,而是倾听一切倾听整体与统一时最伟大的交响声,凝成了一个字,这个字就是“唵”,意为圆满。
圆满并不只是执着于一种声音,也不只仅是好的一面。开心的事情让我们欣喜,糟糕的事情让我们心生用厌恶。我们无法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常常因为一些事情怀疑自己的能力;我们喜欢和别人作比较,某些方面不如他人就产生自卑的心理;我们还喜欢主动忽略自己的缺点,视而不见。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个道理我们都知道,却总是难以接受。喜与悲,善与恶,笑与哀,好和坏,对立又统一,融合在一起,才是完整的灵魂。
文章的末尾悉达多再一次遇到青年时的伙伴乔文达,和他分享对生活的思想和认知。此事的悉达多已接近圆满。“一切皆有定数,一切只需要我赞赏、顺从和爱的默许。这样与我有益,只会促进我,从不伤害我。我听便灵魂与肉体的安排,去经历罪孽,追逐 望和财富。去贪慕虚荣已陷入最羞耻的绝望,以学会放弃挣扎,学会热爱世界。我不再将这个世界与我所期待的塑造的圆满世界做比较,而是接受这个世界,爱它,属于它”。
听便灵魂和肉体的安排,学会去接受、理解、感悟、了解内心深处的“我”,不再将世界塑造得完美无缺,没有任何得瑕疵。用自己的失败去惩罚自己,而是接受世界的不完美,自己的不完美,去享受世界、热爱世界。
我并不为“物”是否虚化而忧虑,连我也可能只是个幻象。因此我同“物”并无区别。我因此觉得他们值得热爱和敬重。“审视世界、解释世界或藐视世界,或许是思想家的事。我唯一的事,是爱这个世界。不藐视世界,不憎恶世界和自己,怀抱爱,惊叹和敬畏地注视一切存在之物和我自己。”
小时候我脑子浮现过一个诡异的想法我们的存在会不会是别人的一场梦,有时候自己都觉得自己有可能是幻象。在不明真相的世界里,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爱这个世界,不藐视别人的存在,世界万物的存在都是有着独特的道理。
生活就像是一场修行,你我都是在路上不停探索的悉达多。
原文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3555626/answer/2399785624
原创文章,作者:xyhu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yhun.com/84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