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十分惊艳的书籍值得推荐?
人类简史(含干货,全文4000字)
这一本书真的太惊艳了。
人类简史这一本书不仅仅是讲述人类的历史,更是一部关于人类历史、现在和未来的思考,很有哲学意味。
现在很多人都很迷茫,不知道我们终其一生到底在追求什么,我感觉这本书中或许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
可以看一下这本书的简介:
10万年前,地球上至少有6个不同的人类物种,但今天只剩下1个,就是我们智人。究竟发生了什么,让其他人类物种都消失了?我们智人又将会怎样? 以色列著名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开创性地将历史和科学结合起来,讲述了从宇宙大爆炸至今智人历史的完整故事。尤瓦尔·赫拉利教授认为,在智人从一种不起眼的动物到地球 者的漫长演化史上,发生了三次关键性的革命:认知革命、农业革命和科学革命。认知革命让智人拥有了创造想象秩序和虚构故事的能力,彻底超越了其他物种;农业革命让智人从狩猎-采集生活走向定居生活,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发生了革命性的转变;科学革命让智人成为神一样的“造物主”,获得整个地球的 地位。 尤瓦尔·赫拉利教授还提示我们向前看,因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们已经开始违背自然选择的法则,而自然选择的法则在过去的40亿年里都一直是生命遵循的法则,今天的我们不仅获得了设计周围世界的能力,也获得了设计我们自己的能力,这将引领我们走向何方,我们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类?是时候重新定义“人类”了。 《人类简史》是一部全球畅销书,摒弃了旧的解释框架,提出了颠覆性的创见,让我们对自身的存在有了全新的认知。
金句(自己整理版):
◆ 第二章 知善恶树
>> 除了存在于人类共同的想象之外,这个宇宙中根本没有神、没有国家、没有钱、没有 、没有法律,也没有正义。
>> 标致公司只是我们的一个集体想象,这种想象在法律上称为“法律拟制”(legal fiction)。
◆ 第五章 史上最大骗局
>> 人类以为自己驯化了植物,但其实是植物驯化了智人。
>> 1000份DNA拷贝永远都强过100份。这正是农业革命真正的本质:让更多的人却以更糟的状况活下去。
>> 为什么人类会犯下如此致命的误判?其实人类在历史上一直不断重蹈覆辙,道理都相同:因为我们无法真正了解各种决定最后的结果。
>> 我们从农业革命能学到的最重要一课,很可能就是物种演化上的成功并不代表个体的幸福。
◆ 第六章 盖起金字塔
>> 历史只告诉了我们极少数的人在做些什么,而其他绝大多数人的生活就是不停挑水耕田。
>> 之所以要买经验,是因为据说这样就能拓展我们的视野、发挥我们的潜力,并且让我们更快乐。
◆ 第八章 历史从无正义
>> 富贵者,黄土人;贫贱者,引绳人也
>> 讽刺的是,非洲人在基因上的优势(免疫力)竟造成了他们在社会上的劣势
>> 教育带来进一步的教育,而无知只会造成进一步的无知。
>> “性”区分的是男性和女性,属于客观标准,在整个历史上未曾改变。至于“性别”区分的是男人和女人(某些文化也有其他类别)
>> 事实上,人类历史显示,肌肉的力量和社会的权力还往往是呈反比。在大多数社会中,体力好的反而干的是下层的活。
◆ 第九章 历史的方向
>> 人类几乎从出生到死亡都被种种虚构的故事和概念围绕,让他们以特定的方式思考,以特定的标准 ,想要特定的东西,也遵守特定的规范。就是这样,让数百万计的陌生人能遵照着这种人造而非天生的直觉,合作无间。这种人造的直觉就是“文化”。
>> 认知失调(cognitive dissonance)。一般认为认知失调是人类心理上的一种问题,但这其实是一项重要的特性,如果人真的无法同时拥有互相抵触的信念和价值观,很可能所有的文化都将无从建立,也无以为继。
◆ 第十二章 宗教的法则
>> 佛陀的教诲一言以蔽之:痛苦来自 ;要从痛苦中解脱,就要放下 ;而要放下 ,就必须训练心智,体验事物的本质。
>> 决定人类行为的不是什么 意志,而是荷尔蒙、基因和神经突触——我们和黑猩猩、狼和蚂蚁并无不同。我们的司法和政治制度碰上这些发现,多半是视而不见、不愿面对。但坦白说,现在这面堵在生物学以及法律和政治学之间的墙,究竟还能维持多久?
◆ 第十三章 成功的秘密
>> 对某个时代的了解越透彻,反而就越难解释为什么发生了这个事件而不是那个事件。但如果对某个时期只是一知半解,就很容易受到结果影响,只看到那些最后成真的可能性。
>> 我们之所以研究历史,不是为了要知道未来,而是要拓展视野,要了解现在的种种绝非“自然”,也并非无可避免。未来的可能性远超过我们的想象。
◆ 第十五章 科学与帝国的联姻
>> 虽然我们常常不愿意承认,但现在全球所有人的穿着、想法和品位几乎就都是欧洲人的穿着、想法和品位。
>> 郑和下西洋得以证明,当时欧洲并未占有科技上的优势。真正让欧洲人胜出的,是他们无与伦比而又贪得无厌、不断希望探索和征服的野心。
◆ 第十六章 资本主义教条
>> 毕竟,没人喜欢缴税,但人人都乐于投资。
◆ 第十八章 一场永远的革命
>> 很多时候,王国和帝国就像是收着 的黑道集团。国王就是黑道大哥,
>> 就算我用的原料是放了两年的面粉、放了两年的油、放了两年的糖,做出来的也不会是放了两年的蛋糕。
>> 雨天的时候,小孩喜欢穿着雨鞋从一个水洼跳到下一个水洼,这种历史观点也像是在跳着,从第一次世界大战跳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从第二次世界大战跳到冷战,从亚美尼亚大 跳到犹太人大 ,再跳到卢安达大 ,从把路易十六送上断头台的罗伯斯庇尔(Robespierre)再跳到 。
>> 这是最好的年代,也是最坏的年代
>> 我们只要回顾过往就会发现,自己对于过去历史的看法总是受到近几年事件的左右。如果这一章是写在1945年或是1962年,可能看法就会偏向悲观。但正因为已经来到2014年,整个看待现代历史的观点也就相对比较愉快。
◆ 第十九章 从此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
>> 只不过,我们真的更快乐了吗?人类在过去5世纪间积蓄的财富,是不是真的让我们找到了新的满足感?有了取之不尽的能源之后,我们是不是也得到了用之不竭的快乐?如果我们往更久之前回顾,认知革命以来这动荡不安的7万年间,世界是不是真的变得更好?到现在,阿姆斯特朗的脚印还留在无风的月球上,而3万年前也有个不知名的人,把手印留在雪维 里;他们究竟谁比较快乐?如果后来的人并没有比较快乐,我们又为什么要发展农业、城市、文字、钱币、帝国、科学和工业呢?
>> 学者研究历史,但只是点出了一切的情形,像是政治、社会、经济、性别、疾病、性、食物、服装,而很少有人提到这些究竟如何影响人类的幸福。这是我们对于历史理解的最大空白之处。
>> 我们常认为,只要换个工作、找到老公、买了新车、写完小说,或是付完房贷,做完诸如此类的事,就能让自己快乐得不得了。然而,等我们真正达到这些期望的时候,却没有感觉真的比较快乐。毕竟,买车和写小说并不会改变我们的生化机制。虽然可以有短暂的刺激,但很快就会回到原点。
>> 但这么说来,究竟把中国统一有什么好处?如果没办法让人更快乐,又何必要有这么多的混乱、恐惧、 和战争?像是生物学家就绝对不会攻向巴士底狱。就算有人认为这些政治革命或社会改革会让他们开心,但到头来人们总是一次又一次被生化机制玩弄于股掌。
>> 快乐不只是“愉快的时刻多于痛苦的时刻”这么简单。
>> 如果我们将生活切成以一分钟为单位来评估当时是否幸福快乐,中世纪的人肯定看来相当悲惨。
>> 因为他们有着对来世的集体错觉,因而感觉生命充满意义吗?没错!只要没人去戳破他们的幻想,又为什么要不开心呢?从我们所知的纯粹科学角度来看,人类的生命本来就完全没有意义。人类只是在没有特定目标的演化过程中,盲目产生的结果。人类的行动没有什么神圣的整体计划,
>> 但这也就是说,我们对生活所赋予的任何意义,其实都只是错觉。
>> 不管是中世纪那种超脱凡世的生活意义,或是现代人文主义、 主义和资本主义,本质上都完全相同,没有高下之别。
>> 如果快乐是在于感受 ,想要更快乐,就得操纵我们的生化系统。如果快乐是在于觉得生命有意义,想要更快乐,就得要骗自己骗得更彻底。
>> 对于这种观点,卢梭的说法称得上是经典:“我觉得好的,就是好的。我觉得坏的,就是坏的。”
>> 从 到苏格拉底,哲学家不断告诫人们:“认识你自己!”但言下之意也就是一般人并不知道自己真实的自我,也因此很可能忽略了真正的快乐。弗洛伊德很可能也会这么想。
>> 大多数人都多多少少沉溺在类似 成瘾的情境里。假设有个心理学家,想调查吸毒者的快乐指数。经过调查之后,他发现这些吸毒者全部志同道合,所有人都说在吸毒的时候最快乐了。请问这位心理学家是不是该发表一份文件,告诉大家想快乐就该去吸毒?
>> 佛教认为,快乐既不是主观感受到愉悦,也不是主观觉得生命有意义,反而是在于放下追求主观感受这件事。
>> 这就像是有人已经在海滩上站了数十年,总是想 “好的海浪”,让这些海浪永远留下来,同时又想躲开某些“坏的海浪”,希望这些海浪永远别靠近。就这样一天又一天,这个人站在海滩上徒劳无功,被自己累得几近发疯。最后终于气力用尽,瘫坐在海滩上,让海浪就这样 来去。忽然发现,这样多么平静啊!
>> 苦真正的来源不在于感受本身,而是对感受的不断追求。
◆ 第二十章 智人末日
>> 20世纪40年代进入核子时代的时候,很多人预测公元2000年会成为核子世界。第一颗人造卫星和 11号发射,也让全球想象力大作,大家都开始认为到了20世纪结束的时候,人类就可以移民到火星和冥王星。但这些预测全都没有成真。而另一方面,当时谁都没想过互联网能发展成现在这个样子。
◆ 后记 变成神的这种动物
>> 拥有神的能力,但是不负责任、贪得无厌,而且连想要什么都不知道。天下危险,恐怕莫此为甚。
整理不易,求个赞不过分吧。
原文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3555626/answer/2767890713
原创文章,作者:xyhu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yhun.com/7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