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Home
  2. 读书知识

什么是坐商,什么是行商?生意经:行商不如坐商

这世上有大生意、小生意,做大生意的,是那些大老板;但做小生意的人,也不少。尤其是出身普通家庭的年轻人,如果有志于“生意”,往往需要先做小生意,小生意做大了,再做大生意,不可能一下子做大生意。所以,小生意很重要。小生意,分两种:一、行商。二、坐商。

行商,指外出行走做生意,像以前的货郎,担着货物或者背着包,走村串巷,沿街叫卖。开店、开门市,有固定的生意场地,就是坐商。

在农村,经常可以见到,有的商贩开着客货两用车,拉着水果蔬菜,从镇上出发,到农村卖货。还有的商贩,车上拉着小鸡、小猪,到农村售卖。这些可以归类为行商。可这样,就不如开个水果蔬菜门市;首先,太辛苦了,得出门做生意。其次,车辆耗油,油价又很高,还得过收费站交钱。

再就是在城市摆摊的那些人,有的是农民进城卖农产品,有的是市民卖小吃、衣服、水果、气球玩具等。这种“行商”,有个问题:那就是得面对 ; 不让摆摊,没收货物车辆,严重的还打小贩。

有的乡镇农村,有“集”,在集上卖货,也是一种“行商”。可是,需要给集市交摆摊费,虽然不多,但也得计入运营成本。而且,需要车辆,把货物搬到集市上,还需要遮阳棚那些;总之,是麻烦的。

还有一种行商,是从一地,把特色货物贩运到另一地,这能赚一些钱。可现在出现电商,千里万里之外的货,都能在网上买到。所以,这一行生意,现在也不好做。

如果“行商”,那就是“出门”了,“出门千日好,不如在家事事难”。出门,总不如待在家。“出门”的烦恼,出过门的人估计都知道。

外出“行商”,需要车辆、交通工具;如果车坏了、损坏了,甚至车辆肇事。这样的话,非但赚不到钱,还带来一大堆麻烦。

出门“行商”,类似于“上门服务”,人格上不自在;就不如开个小店,来了客人,做了生意。

摆摊行商,成本是比开店低一些,但也低不到哪去。车辆耗油、过收费站、摊铺费等,也不少。

所以,能开店,最好开店“坐商”,不要去外出“行商”。

“行商”的过程中,累了困了,没有休息的地方,身心疲惫。夏天太阳暴晒,下大雨没有避雨的地方;冬天寒风刺骨。如果“坐商”开店,就是在家里,想喝水有水,想吃饭有饭,想休息就休息,安逸自在,不用受颠簸之苦。

有个小贩,拉了一车苹果去卖,不想车翻了,苹果滚落一地,被人哄抢捡走,制止都制止不了。有个小贩,拉着一三轮车西瓜去卖,中途车坏了,停下车去找配件工具,回来后,发现西瓜已被人拿完了。还有个小贩,开一辆农用车,拉着水果蔬菜去卖,喝了点酒,车翻到沟里······总之,行商之苦,行过商的人,都深有体会。

不可否认,“行商”的成本确实比“坐商”低,如果开店、开门市,得交房租以及货架那些。但总的来说,“坐商”是长久之道,如果“行商”摆摊赚了点钱,就应该“升级”,进行更有利的“坐商”。也可以说,先行商摆摊,后坐商开店。开店,如果自己有商铺房屋,那当然最好;如果租房,最好租那种前面开店、后屋居住的商铺。这样,就等于在“家里”开店,舒适自在,不用外出。

俗话说“物离乡贵, 人离乡贱”、“出门三辈低”,人出门了,价位就降低了,没有了主动权。外出“行商”,有点“低三下四”;如果是在家“坐商”,是顾客上门来买货,就有主动权,一定程度上是“人求我”,非“我求人”。

“行商”,更容易发生矛盾冲突,有位小姑娘摆摊卖苹果,秤杆扫了下女顾客,那个女人就把小姑娘打了一耳光。这类冲突还很多,除了道德人格因素,是“行商”的性质决定的,如果是店铺里买东西,顾客未必敢轻易打人耳光。当然,开店也会遇到“打店”,但比起行商遇到的“砸场子”,“打店”的几率远远低于“砸场子”。

“行商”摆摊,想大 ,又没有地方上,如果遇到拉肚子,就更麻烦。家里的事,也丢下了,如果家里有小孩,就更放心不下了。相反,在家“坐商”,能兼顾家里,家里的事一点也落不下,一日三餐吃饭,也照常。不像“行商”,还得买饭吃。

总之,坐商比行商好,行商不如坐商。能“坐商”,不要“行商”;至少,先“行商”,后“坐商”。

原创文章,作者:xyhu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yhun.com/32730.html

Contact Us

邮件:294438279@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